Skip to content

甚麼是一個好姿勢?

關於姿勢,我們通常會想到在鏡頭前拍攝各種動人的姿勢。

很多人都希望擁有良好的姿勢,讓我們看起來帥氣、活潑、美麗。

今次就和大家一起談談是甚麼會影響我們的姿勢吧。

我們由起床的卧姿、站起來的站姿、坐椅子上的坐姿…

為了執行所有動作,

我們都會以不同的速度、力度和手腳協調度等等從一種姿勢切換到另一種姿勢。

姿勢是保持或支撐身體的方式,分為兩種:

1. 動態 – 當我們移動時,例如當我們走路、跑步或彎腰撿起東西時,身體是如何受到支撐的。

2. 靜態 – 當我們不動時,例如當我們坐著、站著或睡覺時,身體是如何保持的。

想要做好每一個動作,都需要我們身體各方面的配合。

例如做引體上升這項動作,

如果背闊肌和與肩關節或手臂相關的肌肉太緊,或肩關節、胸椎等存在錯位,

無論我們如何挺胸收腹將身體拉向槓鈴,

我們不僅無法鍛鍊到適當的肌肉,甚至可能出現肌肉代償狀況,使肌肉更加緊繃。

良好的姿勢是一種肌肉和骨骼平衡的狀態,

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,都可以保護身體的支撐結構免受傷害或變形。

換句話說,只要我們的肌肉、關節、骨骼都處於適當的位置,

我們就可以好好發揮肌肉本身的功能,使用適當的肌肉來流暢地完成某些動作。

同時,它不會導致肌肉或關節拉傷、頸部、頭部或背部疼痛,

也不會讓我們在運動、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容易受傷。

最有效類型的姿勢是脊柱與頭部和四肢對齊。

從側面看,它應該看起來像一條從頭部開始的鉛垂線,穿過耳朵和肩膀的中間,

正好在膝蓋中心的後面和腳踝中心的前面。

所以,我們常常強調先處理好舊傷患,然後一步步進行不同範疇的鍛鍊,

循序漸進地讓身體重新適應周圍環境的要求。

生活中的活動,如駕駛、寫作、飲食、學習、玩電腦遊戲、發送短訊等,

都會影響我們維持一個良好的姿勢。

特別是經常長時間坐著、彎腰伏在桌子或電腦前工作、重複執行特定動作、穿著劣質鞋子或高跟鞋的人,

身體的重心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某塊肌肉上,

有些肌肉過緊,有些核心肌肉無力,關節更容易被拉扯、錯位,

導致肌肉和骨骼之間的不平衡。

當然,有些人也可能天生就有脊椎側彎(脊椎的異常彎曲)或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,

這會影響姿勢。

因此,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身體有疼痛、姿勢不對、或不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,

除了要找 Rehab Trainer 或相關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之外,

我們更加需要注意和改善自己的日常習慣、定期活動身體,放鬆自己的肌肉、做適當的糾正訓練,

以防止疼痛或情怳惡化。

error: © WILCO 運動自療 WILCO Stretch Therapy. 保留一切權利。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