腿部麻木總是令我們不舒服和困擾,
有時甚至會妨礙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如果我們要搭公車、趕廁所、逃難等緊急狀況,
腳部又出現腳麻,就一定很不方便,甚至會阻礙到他人的生活。
腳部麻木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:
血液循環不良和神經障礙。
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腳部麻木、腫脹的情況很常見;
盤腿、不良坐姿、趴睡等不良姿勢、肌肉使用不當得,
如過度健走、長時間站立,或因長期不使用某塊肌肉,
都會導致血管彎曲,阻礙血液循環。
另外,周邊神經會因為各種原因受到壓迫,還是位於脊椎的中樞神經會因為長骨刺、椎間盤突出等受到壓迫,
四肢自然容易出現麻木不適的狀況,
久而久之,也很容易導致筋膜發炎,並出現鈍痛的情況。
腳麻問題也不僅限於姿勢。
高血壓、糖尿病等血管疾病也容易影響神經。
通常,血液循環從較小的毛細血管開始惡化,
然後逐漸向大血管發展,腳部也容易出現麻木。
改善腳部麻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下肢良好的血液循環。
只要維持肌肉彈性、常活動自己的雙腳、增加小腿肌肉量,
就能幫助下肢血液送回心臟。
如果你想增強腳部肌肉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走路,
也可以嘗試踮腳、將腳趾往下抓、將腳掌往內撥、將腳掌往上勾。
久坐的朋友還可以做我們推薦的踝關節幫浦運動。
這些活動都可以可以靈活運用到腳部各處肌肉及軟組織,
有利保養腳部,避免腳麻等問題找上門。
當然,按摩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可以藉助滾輪或按摩器來輔助。
但要注意的是,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應避免過於刺激的按摩,
例如穿按摩穴位的鞋子,或是直接泡熱水促進血液循環。
因為這些病人的感覺神經幾乎麻痺了,基本上感覺不到疼痛。
至於日常保健,我們可以從簡單的骨盆運動開始。
只需坐在椅子上,把骨盤前後或者左右活動一下,
每天抽些幾段時間,做 10 – 20 下,
嘗試先開始活動我們的腰椎,
至少可以稍微緩解一些我們的下背疼痛和腳麻。
如果你的腳麻情怳遲遲未改善,我們還是建議你找專業人士看看有甚麼問題啊。